一、安装与基本设置
1. 下载与安装
访问DaVinci Resolve的官方网站,下载适合你操作系统的最新版本。
安装完成后,打开软件并选择“免费版”或“Studio版”(付费功能更多)。
2. 界面布局
熟悉DaVinci的界面:包括时间线(Timeline)、节点编辑器(Node Editor)、调色板(Color Page)、监视器(Viewer)等。
可以通过拖拽调整界面布局,建议保留默认布局以适应操作习惯。
3. 项目设置
创建新项目时,设置分辨率、帧率和色彩空间(如Rec.709或DCIP3)。
确保输入的素材与项目设置匹配。

二、导入素材
1. 导入媒体文件
在“媒体池”(Media Pool)中点击“导入”按钮,选择需要处理的视频、音频或图片文件。
支持多种格式:MP4、MOV、RAW等。
2. 组织素材
将导入的素材拖入时间线中,调整顺序或分组管理。
使用标签、颜色标记或关键词对素材进行分类。
三、基本校准(Basic Correction)
1. 设置参考显示
在“调色页面”中选择“基本校准”节点。
点击“添加参考显示”(Add Reference Display),选择适合你的监视器或投影仪。
2. 调整亮度与对比度
使用亮度(Lift)、中间调(Gamma)和高光(Gain)滑块调整画面的整体亮度分布。
目标是让画面呈现出清晰的层次感。
3. 白平衡校准
在画面中有明确中性灰色区域时,点击“设置中性点”(Set Neutral Point)并用吸管工具选取该区域。
调整色温(Color Temperature)和色调(Tint)滑块,使画面色彩更接近真实。
4. 曝光与动态范围优化
使用波形图(Waveform)或示波器(Scope)监控画面亮度分布。
确保画面不过曝或欠曝,同时保留细节。
四、色彩分级(Color Grading)
1. 选择调色风格
根据影片主题选择调色方向:例如电影色调、冷暖对比或怀旧风格。
2. 使用HSL曲线
在“HSL曲线”(HSL Curves)中选择需要调整的颜色范围(如红色、蓝色)。
调整饱和度(Saturation)、亮度(Luma)和色度(Hue),增强画面氛围。
3. 调整肤色
在“颜色轮盘”(Color Wheels)中选择“红色”通道。
调整色相(Hue)、饱和度(Saturation)和亮度(Luma),使肤色自然柔和。
4. 添加环境色
使用“环境色”(Ambient Color)为画面增添整体氛围。
例如,增加蓝色营造冷色调环境,或增加橙色营造温暖氛围。
5. 使用Power Windows
为特定区域添加局部调色效果。
例如,突出人物面部或背景中的某个元素。
五、细节调整与修饰
1. 锐化与降噪
在“细节”(Detail)节点中调整锐化(Sharpen)和降噪(Noise Reduction)参数。
注意不要过度锐化导致画面出现锯齿或噪点。
2. 动态范围优化
使用“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工具压缩或扩展画面亮度范围。
适用于HDR或SDR输出。
3. 添加胶片颗粒
在“风格化”(Stylize)节点中启用“胶片颗粒”(Film Grain)。
添加轻微颗粒感使画面更具电影感。
六、输出与分享
1. 设置输出参数
在“交付”(Deliver)页面中选择输出格式、分辨率和编码器。
常见格式包括MP4、MOV、ProRes等。
2. 添加水印与字幕
在时间线中添加文字或图片水印。
导入字幕文件并同步到时间线。
3. 渲染与导出
点击“开始渲染”(Start Render),等待处理完成。
渲染完成后,在指定文件夹中找到输出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