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总认为:剪辑是后期制作的事,前期拍摄时无需对此大动脑筋,殊不知剪辑意识对于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的高效率有重要意义!
大家都知道摄影师实际上是导演的左膀右臂,他的任务就是把导演脑子里想象中的画面给他拍出来。所以它有一个特别重要能力,就是“理解能力”。
也就是说,它能够把剧本当中的画面根据导演的要求,通过摄影机展现出来,我们知道电影是剪辑的艺术,很少有不剪辑的片子,很多时候我们通过中景、近景、特写,各种景别的切换,机位的调度来把这个故事讲好。如果摄影师对后期剪辑很熟悉的话,那么它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那应该怎么学后期:
1、你可以找自己喜欢的广告短片、或是电影的某个片段,或者自己的个人VLOG也可以。从拍摄到剪辑再到成片,最好自己全部参与一遍,成片可以不用做到百分百还原,也可以加入自己的东西。在创作过程中,仔细研究画面剪切的逻辑、构图的协调性,而不是单单的还原某个作品。
2、如果想以此为职业发展方向的话,最好不要从混剪开始,尽管很多人接触剪辑就是混剪,但混剪的素材无论来源于电影还是电视都是已经做好的成片,稍微配一个好的音乐和连接顺畅的镜头,就能成为一个成片。
3先学基础再学案例
很多刚刚接触剪辑的新手,可能都是先从案例练手,毕竟无论是PR还是其他剪辑软件,都比较容易上手,至多几天时间,基础功能也就了解的七七八八了。但是案例学完,不了解原理,不会引申,就像觉得某个转场很帅,也能跟着教程去模仿出来,但是只学会了这一个案例,脱离这个案例,连能用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底子打的不牢,基础操作一知半解。

如果觉得基本功太枯燥,还可以拍别的,例如你生活的环境的特点,你把它拍下来,不准用文字,不准用解说,看看你能不能用视听语言把你生活的环境给别人介绍清楚。其实这是很难的一个练习,不用文字和解说,用视觉把一个建筑的空间位置介绍清楚,你可以试试看你用几个镜头能介绍清楚,看看别人看不看的懂。
总结一下一个前期摄像师或者摄影师一定要学会后期,这点还是很重要的。